五一 | 江投夢 勞動美(九)
發布時間:2021年05月27日
鮮花因汗水而綻放,事業因奮斗而勃興。安源工人報推出“江投夢 勞動美”特刊,刊載江投集團26名全國、全省及集團勞動模范的典型事跡,為勞動喝彩,向勞模致敬! 從素有“勞模搖籃”之稱的安源煤礦采二區走出來的黨的十九大代表、全國勞模張來清,有“開機王”之稱、來自安源管道公司的省勞模王光明,華贛環境集團榮獲過20多項重量級榮譽的田信,省天然氣管道分公司的清潔能源“使者”陳永清……26個閃亮的名字,合力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奮進之歌,印證著他們忘我奉獻、勇攀高峰的堅定志向和堅韌品格,折射出安源精神在他們身上綻放的時代光芒。 一個勞模就是一面旗幟,一個勞模就是一盞明燈。每一位勞模都是社會的財富、企業的財富,都是全體干部職工學習的榜樣。作為百年安源精神的傳承人,紅色基因早已深深融入我們的精神血脈,指引著我們凝心聚力、接續奮斗。今天,我們為勞動喝彩,向勞模致敬,就是要汲取榜樣力量,點亮“勞模之光”,在集團營造出“尊重勞模、崇尚勞模、學習勞模、爭當勞?!钡臐夂穹諊?,激勵集團每一位奮斗者匠心逐夢,用勞動偉力描繪江投集團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壯麗畫卷! 今日推出集團公司勞模龍興根、黃自燕的故事。
守護:“工匠礦長”奏響感動礦區的樂章
■ 易東梅
他被稱為“勞模礦長”,也被譽為“工匠礦長”;他無怨無悔地守護在礦山、在患病妻子身旁30多年,奏響了一曲激勵和感動十里礦區的生命樂章。他,就是江投集團2020年度勞動模范、流舍煤礦機電副礦長龍興根。
“干到老學到老,知識一輩子都學不完”。從踏入礦山那一天起,他就一頭扎進了礦山機電運輸技術領域,一邊刻苦鉆研理論知識,一邊聯系實踐破解技術難題。他的辦公桌上,常年擺放著一本機電專業技術方面的工具書,字里行間全是他注明的標記。憑著這股子學習沖勁,他很快成長為礦山機電和運輸系統的領頭人。他說:“只有掌握了精湛的技術,才能當好這個帶頭人?!彼鲗У募夹g攻關項目“皮帶機平巷變上山轉載裝置”曾在豐礦科技大會上獲二等獎;2019年礦井架空乘人裝置猴車安裝工程中,他自行組織安裝,帶領機電、運輸區隊人員沒日沒夜地奮戰在井下施工現場,從設計、施工、安裝、調試,每一個環節他都親力親為,比計劃提前了13天完成任務,為企業節約資金20萬元。
“既當指揮員,又當戰斗員”。參加工作30多年來,他都飾演著這兩個角色,在鐘愛的事業上發揮著光和熱。2020年2月,該礦礦井343采區—420工作面貫通小煤窯,工作面涌水洶洶,水泵被淹,電機燒壞,礦里緊急調來大功率潛水泵,要求盡快安裝到位,否則就可能造成343大巷被淹。龍興根帶領搶險隊員,縱身下到冰冷的井水中,拖運1噸多重的潛水泵,連續奮戰16個小時,直到水泵正常排水才升井。
2012年安裝的礦井主井運輸皮帶,設計使用壽命5年。為發揮其最大效能,龍興根查資料,苦鉆研,做實驗,每一次的皮帶維護和檢修,他都在前指揮,與大家一同奮戰。至今皮帶己使用近十年,是同類型皮帶中正常使用年限最長的,此舉為企業節約資金200多萬元。
“守護一生,不離不棄”。這是他對妻子的承諾。1990年,龍興根妻子罹患腎炎,后轉為尿毒癥,做了2次換腎手術,至今已做透析30年。長期的治療,高昂的醫藥費,導致家庭經濟壓力很大,但他始終對妻子關愛有加,風里來雨里去,迎來送往毫無怨言。為給妻子增加營養,提高免疫力,他讓妻子瘦肉、雞蛋、鮮魚換著吃,水果、蔬菜專挑新鮮時令的買,演繹了十里礦區令人動容的愛心故事。妻子常在人前說:“我能這么幸福地生活,龍工吃了很多苦,作出了很大的犧牲?!睂ζ拮硬浑x不棄,幾十年初心不變,龍興根和妻子一道,創造了生命的奇跡。
傳承:地層深處展優良本色
■ 文德一
現任小牛煤礦采二區區長的黃自燕,年輕時就曾在萍礦青山煤礦摸爬滾打,深受安源精神浸染。7年前,他在江煤集團開發西南礦業的號角聲中跨入了小牛煤礦,堅守在井下生產一線,用行動展現了安源工人的優良本色,當之無愧地被評為江投集團2020年度勞動模范。
——一雙布滿墨針的手
現年47歲的黃自燕,看上去有點像退休老工人,頭發稀少,不茍言笑,還時常帶著憂思。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,他伸出熱情的雙手一握,不僅滿是粗糙的老繭,還布滿星星點點的墨針(這是井下一線工人手腳皮膚經常被煤矸石劃破,導致炭墨積留而形成),因而他總是有些羞澀。透過勞動者的本色,總讓人想到他的過往。他原本在掘進隊擔任區長,獨頭進尺,工作單純。2019年,礦里考慮到他曾經對急傾斜工作面采煤有經驗,便調他到采二區擔任區長。采面工作難度大,他沒有退縮,義無反顧領著40多名礦工兄弟就上陣了。急傾斜工作面采用柔性掩護支架,他總是挺在工作面與班里的同事干在一起,贏得了同事們的信服,所帶領的班組各項任務在全礦名列前茅。2020年,他所在的采二區產煤13萬噸,點全礦一半產量,平均每月超生產任務15%,工程質量等也樣樣達標。
——一盞流動的礦燈
干工作,黃自燕是個十足的“鐵漢子”。下井領礦燈總是挑最好的給他,出班時頭頂上的礦燈卻常是昏黃,因為這就是一盞在井下各個角落“流動的礦燈”。
去年8月22日晚班,采二區被礦里安排接管一個停采了一個多月的工作面,由于失修嚴重,他們在修理到尾架時,發生了局部漏頂,三名礦工被困。黃自燕得知情況后,立即下井展開積極有效的營救,自己一步一步接近到頂板冒落的險區,穩住了三名礦工的情緒。經過幾小時的突擊,被困的吳小云、何玉起、鄧清萍三名礦工終于安全獲救出井。他臨危不懼、化險為夷,挽救了礦工寶貴的生命,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肯定。
——三點一線的軌跡
小牛煤礦地處阿戛鎮仲河村狹長的山溝里,黃自燕呆在礦里最多時半年沒回過萍鄉老家。不是因他家眷在礦里,而是工作任務太緊張,他心系工作,只有默默堅守。宿舍、區辦公室、井下工作面就是他每天重復的“三點一線”。
他們現在開采的11203工作面,70多米采長,每天要完成300噸生產任務,實非易事。只有工程質量搞好了,才有多出煤的生產條件。于是,他與同事們一道,在生產環節上狠抓支護管理,梳通每道運輸上的關卡,確保作業線上暢通無阻,3月份以來,實現了全區日產天天超過300噸計劃。
他常對同事們說:“采二區肩負著全礦原煤生產挑大梁的重任,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馬虎,家人時刻牽掛著我們,沒有安全質量作保證,掙再多的錢也白搭?!痹谒难詡魃斫滔?,區里職工責任心大幅增強,工程質量一直保持較高水平,沒有出現等外品。